孟子曰:“言近而指远者①,善言也;守约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君子之言也,不下带而道存焉②。君子之守,修
孟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关于言辞和道德的深刻见解。以下是这句话的逐句解释:
1. 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”: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那些表面上看似简单,但实际上指向深远道理的言辞,才是好的言辞。这里的“言近”指的是言辞简单易懂,“指远”指的是言辞所蕴含的深意。
2. “守约而施博者,善道也”:这里的“守约”指的是坚守简朴的原则,“施博”指的是广泛地应用这些原则。孟子认为,那些能够坚守简朴原则并在广泛实践中运用的人,才是遵循了好的道德。
3. “君子之言也,不下带而道存焉”: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君子的言辞,即使不涉及具体的事物,也蕴含着道德的真理。这里的“不下带”指的是不拘泥于具体的事物,而“道存焉”则是指道德的真理在其中。
4. “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”: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君子的守持,是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来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。孟子认为,君子的首要任务是修身养性,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来影响和改善整个社会。
综上所述,孟子在这里强调了言辞的深意、道德的实践以及个人修养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。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