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的古义和今义是什么
“对”这个字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有所不同,其古义和今义如下:
古义:
1. 相对,面对面:如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既见君子,乐只君子。”这里的“对”就是面对面相见的意思。
2. 正确,恰当: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对曰:‘非礼也,何故也?’”这里的“对”表示正确、恰当。
3. 应答,回答: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’对曰:‘予小子何敢。’”这里的“对”表示回答。
今义:
1. 正确,恰当:如“这个问题回答得对。”
2. 相对,面对面:如“他对着镜子梳头。”
3. 表示方向或位置:如“这个盒子放在对面的桌子上。”
4. 表示程度或数量:如“他的成绩对得起他的努力。”
5. 表示对待,对待某人或某事:如“他对朋友很热情。”
“对”这个字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都有所不同,但基本含义是相对、正确、恰当、应答等。